招商难、难招商:悟透32句话不瞎忙

2022-10-31 08:54

1.时间来不及细算,过往来不及细看。2022年,绿码、核酸、通行卡,成为外出招商“三件套”。考核指标繁重,定行程换航班,在时间夹缝里抢项目。招商引资向来是“十网九空、广种薄收”,谁都在做更难的事。

2.县城招商有多痛,资源争夺抢不动。大企业选址轮不上,不容易拉扯几个小项目,还被周边城市“打动”走了。

3.车有车道,马有马路。2022年,同样是“僧多肉少”的常态,各地方选择符合实际需求和发展阶段的管理模式。先进经验说明,按照企业化模式选人,同台竞争、择优竞聘,放手由市场来做,反而会更好。

4.朝令夕改,政策费解。考核年年加码,政策时时变化。X号文件一出,没多久又下发一个,政策执行没到位、灵活性还差,投资者就动摇了。

5.落后生产离开,先进技术猛入。不少地方,走过“腾笼”,经历“换鸟”,企业的流动性,则直接反映出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,产业迁移让“高精尖”项目涌于其中。

6.十个项目,九个凉。一些自带“高科技”光环的科技创新投资项目,成为各地竞相招引的“香饽饽”。然而,“高”处不胜寒,投资巨大、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的高科技项目,往往伴随着高风险。

7.穿着衬衣来,穿上棉衣走。有的项目从拿地到建好,至少需要几十道手续,企业工作人员穿着衬衣来,得到穿上棉衣的时候,才能把手续办完。南方靠市场化手段,就能解决项目落地,但到北方首先问有人吗,谁认识谁,这就是差距。

8.跳出招商做招商,回到招商干招商。不少地方招商引资,企业为了拿各种补贴优惠,只顾“填饱肚子”,却选错了区域,逐渐远离了市场与客户。各区域产业优势不同,杜绝“血拼式”招商,不以“同一个标准”衡量项目。

9.招商引资,以成果论成败。追踪打多少电话,联系企业的数量,有意向拜访有哪些,盯过程的结束方式,仅有一种就是被完成。

10.一视同仁,统一市场。其中,本土企业含着“金钥匙”出身,但当跨越到别人地盘,一样沦为“受害者”。这种“分割”不仅成为企业拓展市场的桎梏,也是招商引资的阻梗。

11.摩拳又擦掌,谁是投行家。基金烂尾、配资困难,招商效果甚微,甚至重大项目也没如期而至。 这不是一场任性、鲁莽的运作,当功力还不够时,千万谨慎使用。再进一步说,如果能做好改善市场环境的独家“生意”,高精尖的项目不请自来。

12.三思而行,再思可矣。产业规划方向画个圈,脱离实际承载能力。机器人火搞机器人,汽车火都去搞汽车。其中,企业同时到很多地方去考察,都说要投资,然后拖着就不了了之。

13.越精确,越加分。如果把驻外招商比喻成做生意,招商人也是在卖产品,卖的是政府服务、营商环境。毫不夸张地说,土地价格精确到小数点才是专业。

14.小步快跑,快速迭代。招商有“幂律”分布,简单说,可能拜访了100个项目都没成,下一个才最有可能。重要的是,把对接、跟进、维护、推进几个环节织成一张网,每个节点都要点亮。

15.门槛高,地不够。常听到:项目是好项目,可惜没地了?其实,寸土寸金的时代,对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,土地等项目,等的是好项目。要是来个优质企业投资,那就是另一个说法了:一事一议,凡事可特批。

16.一石二鸟,何乐不为。各地政府从“划桨人”到“掌托人”,盘活原有企业资源,辅助企业并购扩大生产规模,从而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。

17.看规律,找细分。招商过程中,企业可按照产业链环节、行业规模、区域、需求等维度细分,通过细分确定客户的招商策略,做到重点突出,分类招商,从而渐进成势,为后续发力提供支撑。

18.全域思维,协调有为。某些职能部门缺乏“全域”思维,一些工作人员或不了解招商引资工作,或因职能分工不明而不愿积极配合。一些好的项目,有可能因为一些服务细节而“流产”。

19.重争抢,轻布局。招商引资“虎口夺食”,成为一种成功经验和工作精神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闻腥就上、见鱼就抢,只要是新入驻项目一概欢迎,形成大而全、中而全、小而全的混乱的产业布局。

20.全民招商,正式回归。摊派任务、各自为战,这种缺乏配合的全民招商,会导致招商工作浮于表面,陷入“走访——合影——记录”的打卡流程。而如今的全民招商,指的是一种“上下同欲、左右协同”的科学机制,是调动所有部门人员的积极性,营造一种全民参与意识和氛围。

21.判断真落地,还是投石问路。项目来的根本原因,企业的诉求与动机是否匹配,才能判断出项目是真有机会落地,还是投资方在投石问路。

22.政策是引子,不是命根子。一些只顾眼前利益的企业,可能对政策情有独钟,但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,更看重在产业转移中找到适配企业发展的生态位。

23.不搞花架子,水到而渠成。招商没有精细化方案,很难在有限时间内,赢得投资者信任。从招商到选商,了解企业的生产环节,对项目进行背景调查,查年报、翻信息,找上下游供应商。这还没完,还要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考虑,替投资者算细账。

24.投资于人,价值连城。当招商干部走进企业,政策和理念也随之下沉, 更容易打通政策在企业落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发展自然更有方向。

25.政策是“毛”,产业是“皮”。皮下没有营养,毛早晚会脱落。一个产业成长性与产业链是否成熟、生态是否丰富相关联。

26.招商推介会,三分现场七分筹备。地方根据企业的需求设计环节,大型抓重点,小型抓执行。一种是以几个人的小圆桌进行沟通,另一种是设计记忆亮点,现场中解答企业的问题,让投资环境更多的“曝光”。

27.找外因,十年是老样子;找内因,每天是新样子。没抓住产业转移的机会,就申请去一线城市驻点;知识欠缺,就去参加培训充电……从来都不缺好的想法,缺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高效的行动力。

28.一方想“摘果子”,一方想“揩油”。某些地区的招商政策,仍然带有强烈的地方保护色彩,更看重的是短期的数字繁荣,而不是长期的产业发展。随着统一大市场的建立,此类做法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

29.先接地气,再接人气。招商过程中,总结过去承诺,换取现在问题。企业家基本上不用问、不用猜、不用愁,更多心思放在公司经营中,谁能不“偏爱”这样的政商环境呢?

30.热情要有,结果也在。招商引资从顶层建设,遵循“一个必须干成”的使命感。咬着牙,也要干成,该落地的落地,该超前的超前。南方干部遇到新矛盾、新问题“向前看”,用创新的思维寻找解决办法。

31.看见树木,便有森林。产业链上的“小巨人”们看似在为自己“打工”,实则都在为全链“打工”,一损俱损,一荣俱荣。如果产业链韧性差,某一个关键技术或生产节点出现断点,就会削弱全链竞争力,进而影响链上每一家企业。

32.难走的路,从不拥挤。走出第一步,走好每一步。

来源:招商网络

展开
投资咨询热线
400-168-6016
  • 招商引资政策
  • 工业用地信息
  • 厂房租购平台
  • 其他招商信息
  •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
    快去查看吧~
    政策下载
    在线咨询
    电话沟通
    电话咨询
    400-115-5265
   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